近日,我校“3D打印技术与创新”课程正式进入成果验收阶段。在智能制造学院刘永利教授的技术指导和教材支持下,于欣东、郭雅琪两位老师带领2023级智能控制专业4个班级的学生,完成了从概念设计、3D建模、打印制造、电子元件安装到程序调试的项目制造全过程。学生们通过项目汇报,清晰地展现了设计思路与技术亮点。
课程以刘永利教授编著的《3D打印技术与创新》为核心教材,系统讲授了3D打印原理与建模技巧。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不仅在课堂上积极投入,还在课余时间主动利用休息日,从清晨六点到深夜十一点坚守在3D打印实训室,不断试验、优化设计。经过不懈努力,学生们成功制作出湿度感应智能浇灌装置、AI智能机器人、生态文化灯笼、无线充电器、心脏教具等十余个创新项目,作品涵盖机械、电子、艺术、医疗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学生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成果汇报会上,各小组通过项目汇报和实物演示,详细讲解了设计思路、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并现场演示了作品功能。于欣东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课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他们团队的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到同学们从零开始,最终完成如此优秀的作品,老师们都感到非常欣慰。
此次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们在实战中对3D打印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实践教学,推动更多创新课程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