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学校2025年工作要点任务,提升教师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探索高效课堂之路。近日,我校通识教育学院开展“项目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研讨会”。本次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旨在结合教师实际授课课程,深入探讨项目式教学的核心理论、实施策略及评价体系,为教育教学创新注入新动力。研讨会上,各位教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就项目式教学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
思政教研室主任高蒨认为,项目式教学以任务驱动,构建 “做中学 - 学中思 - 思中悟” 的学习循环,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有效突破教学瓶颈。资深教授张华提出,实施项目式教学需重构课程体系,打破章节界限进行主题式整合,同时创新教学载体,融合多种形式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比如 “民法典案例剧场”,将抽象法理转化为具体演绎,助力学生理解。最后,思政教研组确立了 “三阶递进” 工作推进方案,依据教学进度分阶段实施,为项目式教学在思政课堂的落地提供了清晰路径。
基础教研室围绕 “项目式教学在基础学科中的落地” 展开研讨。教研室主任葛晓菲指出,要解决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通识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所面临的内容适配、考核设计以及学生动力不足等困境时,需重构考核机制,深挖专业融合,通过依托专业需求设计教学项目,联合专业教师共建教学项目库,明确基础学科的支撑价值,为项目式教学在基础学科的开展创造条件。
艺体教研室依托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分别提出了“篮球赛事”、“校园艺术节”、“艺术展演”的项目式教学构想,并对设计框架、评价权重、分工流程、教师角色转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研讨会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对话的平台,推动了项目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地与创新。未来,通识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