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福山区政协组织召开的“依托职业教育优势资源,打造全市产教融合示范区”对口协商活动在我校举行。41名来自区政府相关部门、职业院校、企业界政协委员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本次活动通过实地观摩与集中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产教融合的现实痛点与发展前景。会议由福山区政协副主席柳光全主持。
多方协同:共筑产教融合新生态
在职业院校发言环节,我校副校长王风玲介绍了学校的6个专业群与多个特色专业。“我们的宠物专业从去年开始招生,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王风玲介绍,“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尤其是大城市,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随后,区工信局、发改局、人社局、高新区福山园、福山经开区等部门以及福山区中华职教社负责人分别发言,从政策支持、人才生态、项目孵化等角度汇报了产教融合推进工作中的成果与挑战。
企业直言:人才需求与培养痛点亟待破解
会上,来自不同企业的政协委员相继发言,指出了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与当前存在的人才培养周期长、流动大的痛点。
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崔文刚表示,公司当前对机电人才、应用操作类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相比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公司岗位的技能需求更加聚焦和细分。他表示,技能人才是“靠手艺吃饭,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烟台市九如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院长李雪飞对我校的智慧康养专业群表达了较为强烈的合作意向,“我们公司在全国拥有300多家分支机构,其中在烟台设有4家。公司还推行‘百日十年’等青年人才成长计划,可以帮助走出校园的学生更好地成长。”
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刘巧燕高度认可了我校的智能化、专业化的实训设施,表示这种实训课程将会为企业节省人才培养的时间和成本。
烟台元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忠民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筹备扩厂,对智能制造的人才需求量较大。
综合来看,目前企业对专业技艺、应用操作类人才的需求量较为乐观,但也强调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同时具备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
学生发声:渴求实践机会与清晰职业路径
学生代表的发言令人眼前一亮。来自烟台汽车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问道:“参加技能大赛对于企业聘用人才及培养路径是否会有影响?”崔文刚回应:“技能大赛的证书是自身技能水平的证明和鉴定,对于企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企业当下更需要工艺人才,重视实干。”
我校智能制造学院潘百奇同学则结合了自身黑龙江生源地的特殊性与航模社的实践经历,道出了他在理论知识方面竞争力不足的担忧。柳光全则表示:“你现在站在了这里,就证明了你并不比别的同学差。本身是凤凰,自然有属于你的梧桐树。”
精准剖析:直指三大不足,指明改进方向
柳光全在总结讲话中对两所院校的实训环境与专业设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产教融合工作中存在交流的密切性不足、在科研攻关与创新项目上结合不足、对未来产业的前瞻性部署不足等问题,并指出了改进方向:
一是打造常态化数字化对接平台,促进企业需求与院校培养的深度对接;二是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升级“产业会客厅”功能;三是前瞻优化专业布局,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康养等新增长点,积极布局申报前沿专业方向。